预染蛋白marker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发布时间:2025-07-11 01:40:00预染蛋白marker简介
预染蛋白Marker(Prestained Marker)是蛋白电泳及免疫印迹实验不可或缺的工具。其原理是将几种不同分子量的标准蛋白与染料共价耦联,让我们在电泳过程中或者转膜时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。
作为在Western Blot实验中的重要工具,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,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预染蛋白marker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
Marker 条带浅
marker被洗脱
值得注意的是染料本身不会从蛋白质上洗脱,上文有讲到标准蛋白和染料是共价结合的。那么造成Marker条带浅的原因有极大的可能是封闭/洗涤液中的洗涤剂将一部分蛋白质从膜上洗脱。
解决方案:建议选用合适的封闭/洗涤液,减少Marker被洗脱;另外较小孔径的膜可以在封闭和洗涤过程中更好地保留蛋白质,因此,为了获得绝的分辨率和蛋白质保留率,推荐使用0.2 µm代替0.45 µm的膜。
marker变性
另外,Marker本质是蛋白质,一切会引起蛋白质变性的操作都会使其效果大打折扣。如:反复冻融,高温环境,加热或煮沸等等。
解决方案:尽量避免让蛋白变性的操作。
Marker转膜前条带缺失
可以留意一下发现Marker条带缺失的时间,若是转膜前发现可能原因有:
①凝胶浓度不当
凝胶浓度过低可能导致小分子量条带无法很好地分散;而过高则可能使大分子量条带无法充分展开。
解决方案:可以根据蛋白Marker的分子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。
②电泳时间不当
电泳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部分条带未能完全分离;而电泳时间过长则可能使条带跑出凝胶。
解决方案:注意电泳时长,建议在溴酚蓝指示剂前沿刚跑出胶时停止电泳。
③蛋白Marker降解
可能蛋白Marker本身降解或在电泳过程中降解,也会导致条带缺失。
解决方案:检查marker是否在有效日期内;储存环境是否合格;电泳过程中是否温度过高导致蛋白变性。
Marker转膜后条带缺失
可以查看凝胶上是否有缺失的条带。如果有,说明转膜失败。可以依次从以下几个角度排查问题:"三明治"组装是否正确→转膜缓冲液浓度是否正确→转膜时的电压时长等是否正确。
若是凝胶是没有缺失的条带,则说明电泳出现问题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排查问题:电泳电压是否过高→胶浓度是否合适→Marker失效(保存不当导致变性或者超过效期)。
Marker条带弥散或变形
①上样量过多
上样量过多会导致蛋白在凝胶中扩散不均匀,从而出现弥散现象。
解决方案:建议减少上样量,可以按照说明书推荐上样量来操作。
②电泳条件不当
电压过高或电泳时间过长会导致电泳缓冲液温度升高,进而使蛋白条带弥散。
解决方案:建议根据产品说明书调整电泳条件。
③凝胶浓度不当
凝胶浓度过低可能导致小分子蛋白弥散,而凝胶浓度过高则可能影响大分子蛋白的分离。
解决方案:建议根据蛋白Marker的分子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。
④缓冲液问题
电泳缓冲液不是现配的或pH值不在缓冲范围内,也可能导致条带弥散。
解决方案:可以使用新鲜的电泳缓冲液,并在使用前预冷缓冲液。
⑤边缘效应
如果蛋白Marker放置在凝胶的边缘泳道,可能由于边缘效应导致条带变形或弥散。
解决方案:条件许可的条件下,尽量避免边缘条带。
总结
总体看下来,蛋白Marker条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电泳参数,转膜条件,缓冲液,储存条件等不当。
可以依次检查实验条件是否有问题:检查marker储存/批次 → 检查凝胶/缓冲液 → 调整电泳参数 → 验证转膜条件 。